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210357054 | 杂原子掺杂碳负载型铁催化剂用于催化加氢二氧化碳制备液态燃料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董伟华、项顺、姚世杰、张宇
|
郭立升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55 | 利用化学振荡探针区分对羟基苯甲醇和水杨醇同分异构体的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张梦可、杜昕悦、段晓可、杨玉蓉、邰欣越
|
胡刚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56 | 二维材料集成水凝胶软体机器人皮肤的构筑及其阻燃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宋杰、齐志强、虞珅昊、张一凡
|
江曙东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57 | 含氮杂原子富勒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材料的合成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吴雨欣、戴志航、宋长汉
|
李飞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58 | 叔丁醇钾促进的吲哚与C60及五氟吡啶的三组分偶联反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胡骁、李嘉凯、危烁缘、朱明达、佟恩昊
|
李飞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59 | 新型1,4-[60]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陈德允、何俊、李畅、唐可立、于明帅
|
李飞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0 | 重氮乙酸乙酯作为自由基前体实现非活化烯基醇的迁移反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刘天洋、韦韬、杨晨
|
李磊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1 | 双发射单层稀土MOFs的可控合成与性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邵俊、李鹏程、陶振
|
廉笑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2 | 纳米硫化锌的制备及其在玻纤增强PP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夏子璐、洪阳、沈宏卫、张超
|
刘志启、赵鹏程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3 | 基于磷酸铁锂(LFP)浸出液高效分离方法及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吴元豪、崔正阳、张家乐
|
刘志启、周自圆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4 | 口罩老化致微塑料对微藻胞外聚合物的影响机制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沈杰、陈佳豪、汪有余
|
孙英强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5 | 新型氮杂并五苯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单线态裂分性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何冬阳、李慧龙、王刚
|
王宬元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6 | 分子间受阻路易斯酸碱对活化CO和N2的反应活性和机理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王子豪
|
王昆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7 | 壳聚糖基可穿戴传感器的制备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李新建、洪煜博、匡琪
|
王其洋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8 | 基于超分子水凝胶的新型杂化双网络水凝胶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王连会、陈礼明、胡世杰、及嘉诚、席典金
|
王其洋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69 | 高导热双层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韩博文、丁能根、陆祯诚
|
伍斌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70 | 低压变三元乙丙橡胶的配方设计与工艺优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杨雨晴、刘家硕、吴玥
|
杨斌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71 | 纤维素石墨烯超级吸油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郑文杰、张文杰
|
张建安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72 | 具有光动力学活性的卤代咔唑基三吡啶Mn(II)配合物设计合成及多光子性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李铭源、吴东桓
|
张琼
|
安徽大学 | |
S202210357073 | 基于EB固化的亲水性丙烯酸酯的合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侯翔宇、江宁宁、李浩、刘念念、詹良
|
郑争志
|
安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