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110370199 | 10w+古代文学论文之特质研究—以“古代小说网”为例看学术传播的有效途径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王雨诺、林颖
|
王昊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0 | “语”时俱进——1949年以来古汉语教材的演变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郭倩倩、李嘉娣
|
储泰松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1 | 《古诗十九首》“天人感应,比类象喻”思维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陶琬璐、孙安、傅杨宇
|
王轶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2 | 《抗战烽火与穆旦的心史变奏》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王兆维
|
郭传梅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3 |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荆轲形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方子楠、钱网络
|
鲁华锋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4 | 从格丽克的《草场》和鲁迅的《奔月》看中西现代文学改写古代神话的异同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陈芯茹
|
方维保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5 | 建党百年红色文化与文艺创作的耦合研究——以《觉醒年代》为个案的考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周鑫、刘羽佳、王馨雨、孙丽媛、罗晓丽
|
吴怀志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6 | 张恨水官场讽刺小说的叙述策略及其与晚清官场小说的历史关联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王冷非、胡月
|
杨惠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7 | 李泽厚《美的历程》之学术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陈欢
|
李伟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8 | 盛唐登高类诗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吴宣萱
|
郭自虎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09 | 悲剧中的自我和解——以《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2 |
李想
|
芮瑞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1 | 《〈潜夫论〉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吴刘炎
|
程维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2 | 严歌苓的小说有什么好?--从《谁家有女初长成》说起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凌倩漪
|
方维保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3 | 从冷暖自知到感同身受——文学接受中的语言心理认同规律探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戴斯佳、杨颜祯
|
吴怀志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4 | 传统文化中的秘书礼仪——以《论语》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倪航清、张向南、郗长旭、宋思宇、李俊
|
王茂跃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5 | 元代戏曲中的中性人物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代安保、曹勇、孟雅琪、秦义开
|
王海洋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6 | 分析儿童文学创作主体向儿童转变的实际趋势:以《孩子们的诗》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朱文静、张宇航
|
张公善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7 | 唐宋诗词中的服饰美探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王雨婷、姬若男、李冒璠
|
侯宏堂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8 | 多义词“减”的词义引申及“减”对“损”的替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陆成燃
|
杨荣贤
|
安徽师范大学 | |
S202110370219 | 小说与民俗—周作人乡土文学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彭洁雅、袁婵媛
|
王中
|
安徽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