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110357062 | 电催化甘油氧化为高附加值产物的催化剂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陈世峰、梁文龙
|
陈平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3 | 新型席夫碱的制备及其在离子识别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倪扬、杨杰、李慧、王世豪
|
杜隆超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4 | N、S共配位的Co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的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程丽颖、褚雪艳、高静、谈顺心、马秋艳
|
杜袁鑫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5 | 铜掺杂Co3O4薄片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邵仁义、赵爽、朱伟
|
高山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6 | 助剂调控的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备高碳烃的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杨忠顺、周倩、田野、吴孝敬、廖兵兵
|
郭立升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7 | 探究利用Briggs-Rauscher 振荡反应区分2-羟基苯甲酸与3-羟基苯甲酸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荚文琪、章晨、张诺、崔方勇、高悦
|
胡刚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8 | 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及多模治疗应用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盛业壮、马文俊、何祥云
|
李丹丹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69 | 叔丁醇钾促进的氮杂吲哚与C60及溴乙酸酯的三组分偶联反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王晚宇、封雪、汪申奥、谢灵梦、李帅希
|
李飞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0 | 极性逆转”策略设计合成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60基电子传输层材料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贾瑞林、邵广振、王康康、舒涛、杨溢彰
|
李飞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1 | 超细Ag-Cu双金属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马文清、余子林、林子璇、韩馨锐、徐志超
|
李鹏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2 | 纳米锌族硫氰酸盐/有机吡啶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非线性光学性质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谢语诺、殷利稳、王显龙、黄丽琼
|
李胜利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3 | 梯度氧掺杂ZnxCd1-xS反蛋白石阵列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王鹏、青伟豪、盛娜娜
|
李士阔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4 | 光功能化稀土杂化材料的合成与生物传感性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黄富豪、熊方桐、殷楠、夏雨时、吴军
|
廉笑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5 | 新型碳酸盐黏土锂矿无焙烧浸出工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3 |
都瑞灵、陈佳、桂倩玲
|
刘志启、周自圆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6 | PBAT基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吴以锋、宋家贤、邵风、程雨、姚率
|
苗继斌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7 | 双金属AuCu纳米团簇催化乌尔曼偶联制备二芳基醚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张静、陈诗阳、金卓旸
|
盛鸿婷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8 | 水蒸气提取柑橘皮精油及其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高妍、李瑞瑞、王婧、张大洋
|
宋吉明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79 | 近红外双光子吸收的氰基吡啶盐的制备及光动力学治疗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吕永兴、付天阅、江锦海
|
汪联可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80 | 碳的平面型四配位结构的稳定化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孟念念
|
王昆
|
安徽大学 | |
S202110357081 | 甲壳素和多巴胺构建高强度和粘附能力的水凝胶及其性能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王杨龙、王星辰、胡子地、费俊才
|
王其洋
|
安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