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210359254 | 基于FPGA的智能物品配送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邹之骞、周冰清、王宇婕、李勇、金维森
|
张章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55 | 一种基于多波长成像的硅晶圆无损双面检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曹璐、张爽、胡轶航、冯熠
|
王莉4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56 | 基于FPGA的飞行时间(ToF)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王腾、王琛骏、李宇欣、仲昊
|
孟煦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57 | 基于PUF的风险计算与激励响应混合定点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查文峰、范苏敏、景文豪、吴志宏、黄隽
|
鲁迎春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58 | 基于单片机和机器视觉的智能防疫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章建成、陆哲、徐凌晨、董莹涛、李岳峰
|
易茂祥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59 | 毫米波双极化共口径反射阵天线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王康阳、王浩、赵文一
|
胡俊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0 | 基于微波增强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陈旭、舒玥、聂志胜、金佩琦
|
黄文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1 | 高势垒高度MXene/Si SBD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4 |
蔡凯荣、蒋露露、刘心琪、陆媛
|
于永强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2 | 基于物联网和语音模块的健康监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刘紫阳、吴妍妍、杨凡葳、郭诗璇、张岚昌
|
汪涛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3 | 基于FPGA的盲人导航帽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王子旭、周孝瀚、杨康、张梦君、杨思盈
|
黄正峰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4 |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语识别以及语音可视化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陈海晗、倪伟、聂文杰、刘扬
|
倪伟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5 | Chisel实现的 基于RISC-V指令集的深度学习硬件加速SoC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丁一凡、陈卓然、薛朗天、包睿
|
尹勇生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6 | 基于可见光面部双流特征与皮电数据相结合的情绪识别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杨余彬、高梓飞、曹吴霞、张鹏、王欣
|
张多利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7 | 用于电力巡检机器人智能作业的柔性触觉末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陈宏宇、秦正昊、周鑫月、夏广渝、汪晓佳
|
刘平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8 | 双层交错堆叠异质结自旋效应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朱仲恺、陈国泰、薄兴彪
|
宋玲玲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69 | 动态范围自适应的图像采集及火灾探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王江浩、刘瑞豪、顾承玺、孙瑜旸
|
杜高明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70 | 城市疫情封闭区域多功能一体化智能防控小车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马聪颖、王茂楠、赵雨栋、赵云飞、刘洪畅
|
宋宇鲲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71 | 基于视频识别与深度学习的公交OD反推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8 |
赵颖、黄铭枫、王金傲、柏一冉、王田堃
|
龙建成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72 | 基于 SLAM 的家用蟑螂诱捕仿生机器人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8 |
王丰、刘修兵、于运达、席东林、张博阳
|
李强3
|
合肥工业大学 | |
S202210359273 | 面向公共交通卫生安全的智能网联防疫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2 |
张瀚祺、徐豪赟、曹续、王硕、王新
|
吴勃夫
|
合肥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