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210357027 | 含萘基芳香共聚型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耐磨改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马幸超、刘诚俊、刘亚鹏、苏浩洁、杨晨
|
陈鹏鹏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28 | 用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萘酰亚胺基双光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李晓宇、陈诺、胡玲桢、袁勇、赵辰妍
|
冯燕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29 | 铠甲催化剂CF@Cu/Fe2O3 NTs@NC的制备及其在硝酸根还原中的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赵星、杜家玮、李治民
|
黄方志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0 | 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价元素的浸出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3 |
武伟、蔡子恺、周文静
|
刘志启、周自圆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1 | 高性能超级电容器和传感器的双功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陆洋、方超越、黄广欢、柳金海
|
牛和林、廉笑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2 | 原子精确的PtAg团簇的合成及催化硝基苯还原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程燊、陈可、李文杰、王子涵
|
盛鸿婷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3 | 抑菌型植物多酚漱口水的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陈逸凡、陈雨扬、刘欣雨、韦绍青
|
王雪梅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4 | 聚乳酸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汪杨、沈健、谢谨鑫
|
杨斌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5 | 仿辣根过氧化物酶的金属团簇合成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王玉凡、洪昕祺、吴玲宝、朱小龙
|
于海珠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6 | 异辛基咔唑三吡啶 Fe(II/III)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磁共振成像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钱浩伟、耿金涛、周剑锋
|
张琼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7 | 活细胞线粒体内DNA和RNA的同步区分成像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郑晓敏、李嘉怡、彭小芮、万文芳
|
张瑞龙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8 | 基于二氰基异佛尔酮咔唑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孟耀杨、陈钰奇、胡云
|
朱维菊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39 | 希瓦氏菌中Fe-S簇合成伴侣蛋白YggX的作用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周丽莎、许萌颖
|
程园园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0 | 改造灰盖鬼伞菌高效表达真菌漆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6 |
林嘉钇、高麒钧
|
方泽民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1 | 植物阿拉伯糖激酶在细菌中的同源蛋白的克隆表达与特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高嘉琪、高洁
|
何超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2 | PRMT7抑制剂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6 |
许阿土、高媛、葛程傲、朱嘉卿
|
李秋伶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3 | 双酶法制备碎米抗性淀粉及其在可食用涂层中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7 |
周可、胡睿茏
|
彭惠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4 | 生物钟基因chrono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张展浩、崔晨阳、施颖
|
秦曦明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5 | 燃煤固废中铬的生物可给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杨鹏鹏、洪雨梦、张祺
|
汤泉
|
安徽大学 | |
202210357046 | 探究蜜环菌多糖抗氧化及抗凋亡机制在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张珈榕、谭文轩
|
汤正权
|
安徽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