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411775004 | 白音查干锡多金属矿床中铟的赋存状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9 |
朱家旭、潘佳俊、李佳霖、王琦泓
|
李真真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05 | 基于P波接收函数资料的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壳结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8 |
王喜悦、刘力铭
|
谭萍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06 | 甘肃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的双差层析成像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8 |
王志丹、谷蕊汐、杨耀宇
|
武巴特尔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18 | 源分离尿液废水中氮磷回收的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25 |
程妍、王文韬、赵永昌、史涵月、王沛雄
|
朱磊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19 | 基于Copula模型的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 传播特征分析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25 |
贺冠超、赵嘉恒、钟述琳
|
朱红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20 | 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的单体建筑物精细化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2 |
井祎鹏、张正言、陈士天、贾毅凡、郭子航
|
刘军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21 | 改性甘蔗渣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4 |
施逸乔、张琬
|
张莹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22 | 京津冀地区近70年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1 |
龚益鑫、王俊、覃东盛、刘欣、黎君豪
|
李明乾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35 | 基于“散脆偏单”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典型城乡震害推演系统书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段凇允、黄浩杰、钟灏博、何成林、湛礼飞
|
周洋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36 | 蓄滞洪区及水库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中的作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甘兆青、张孝凯、田维一、燕华山
|
张海通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37 | 探究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化建造—BIM技术在水利水 电工程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1 |
汤静仁、邱天化、王磊、安文富、杨鑫宇
|
王粉鸽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50 | 基于碎石桩的砂土液化场地治理试验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5 |
董瑞涛、杨诗琪、温馨、袁英文、刘星雨
|
王伟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51 | 降雨模式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物理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6 |
杨子群、廖诗影、宁欢欢、高天翔
|
李孝波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52 | 高寒区边坡植被根系与土壤复合体力学性质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7 |
郝传鑫、李学文、来竞超、郝泽琦、李换花
|
苏占东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54 | 锁固段长度对类岩体模型变形及破坏规律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9 |
叶茂、赫海安、李嘉奥、巫彰洋
|
张建勇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66 | 基于新型电磁透镜进行电能远距离定向传输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7 |
段邵然、高江涛、曹桐菲、王雨轩、王健业
|
蔡建羡、戚盼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67 | “灾难始终慢我一步”山体滑坡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王子卓、项瑞雯、张一、王建雨、高龙
|
贺秀玲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68 | 封闭环境自主巡检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王彬懿、常爽、张孝凯、文海涛、居浩澜
|
石星星、高强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69 | 国产化数字示波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陶奕安、连翔宇、程泳钧、杨博文、赵浩然
|
贺秀玲
|
防灾科技学院 | |
S202411775070 | 智守安途——智能避险婴儿车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03 |
陈杰、张城玮、赵家祺
|
于瑞红、施艳
|
防灾科技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