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港医疗创新团队”多项项目入围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大赛金奖争夺赛

发布日期: 2022-07-27
“四港医疗创新团队”多项项目入围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大赛金奖争夺赛

7月26日晚,经“建行杯”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组委会专家网络评审,省级金奖争夺赛的入围项目名单公布。

据悉,“四港医疗创新团队”8件作评入围省赛评选,其中3项成功晋级四川省金奖争夺赛,参赛项目主要涉及康复医学领域,包括康复仪器研发、体医融合服务和物理治疗相关创新3个方向。

该团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等高校学生自发组队,在学校、企业及校内外指导老师指导与支持下,依托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三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孵化竞赛项目的同时,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双创活动中得到转换与应用的参赛团队。

团队各类项目曾入围“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康复人创意大赛”等创新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全国二十强、全国铜奖等,并连续四年入围四川省第五、六、七、八届省级“互联网+”大赛金奖争夺赛(省级决赛)。相关实践被省级媒体四川在线,青年党建网、四川科技网、新浪网、网易新闻等媒体陆续报道。

团队负责人赵敬予提到,“双创竞赛是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 是针对大学生,在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交流工具或主要方式,在原有行业或新领域进行创新,达到创造新型行业的目的,是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手段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之一。今年团队已获四川省“挑战杯”金奖、银奖多项,感谢学校、指导老师、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将持续打磨、孵化项目,冲击四川省‘互联网+’大赛金奖,力争再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项目新成员,成都大学周涣然提到,“首先,我想对团队指导老师和合作成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一路同行,引领、陪伴我从一个‘小白’成长为如今小有成就团队中的一分子。参与双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凝聚成为整体,聚焦于专业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各尽其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探讨和交流中,团队成员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我也有幸能够结交到许多不同专业学科的益友,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转化。我们的创新成果,不仅是团队成就的重要外显,也是成员互相学习、不断提升的登峰阶梯。亲历后,我对双创活动的认知,不再停留于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它更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广阔平台。“

团队本科负责人简介:赵敬予,男,中共党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方向为肌骨物理治疗,体医融合,双创竞赛。在校主持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项,其中1项国家级立项,省级立项3项,担任四川省卫健委项目子课题学生研发小组组长,主持校级科研创新项目2项,其中重点培育项目1项、科技园扶持项目1项;发表期刊论文4篇(一作3篇)、SCI、北大核心在投、录用;申请国家专利授权、受理共14项(第一发明人11项、第二发明人3项,科技转化4项)、1项国家版权中心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13项省级版权保护中心知识版权保护(第一作者/著作权人)。负责、发起的项目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创新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获奖16项。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提出“PSTR体医结合理论框架”,基于框架开展o2o体医融合新模式服务体系获业内专家认可。2021年被高校外聘为“创新创业大赛指导老师”,指导两校学生团队获四川省“挑战杯”等大赛省级金奖等国家级、省级获奖8项。成都中医药大学授予“科研创新奖”。

(张琴)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