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413705008 | VX-509对pEμSR-IL-14α Tg小鼠自发衰老相关干燥综合征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李常武、张爽、郑荣艳、尹欣雨、赵馨懿
|
王衍堂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09 | 千金藤素激活Nrf2/HO-1信号轴抑制铁死亡发生在治疗疱疹性脑炎中的作用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陈思怡、刘通、李欣、胡舒婷、杨鑫
|
刘鳐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1 | 用于快速止血的新型电响应粘合剂的制备及其止血机制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谢萱、徐彬瑜、徐焓之、刘子坚、陈婕、罗丹丹、罗聪
|
郭莹莹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2 | 斑马鱼肝脏神经结构和发育时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1 |
李承倪、李丝梦、苏旗颖、欧民君、张清稞、唐诗雨
|
黄四洲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3 | 二甲双胍 增强卵巢癌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6 |
魏祥锐、何琴素
|
张坤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4 | 基于黄芪多糖“药之为辅”的逐层静电自组装全糖纳米递药体系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8 |
刘渤、刘奕涵、刘泠泠、王玮、庞林、张雪倩、何聪健、杨茜、朱楠
|
石金凤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5 | 成都市在校大学生脑卒中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11 |
陈丽、赖欣瑶、徐梓莘、徐杉珊、陈莉、杨月玲、任诗玉、曹婧
|
何春渝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6 | DPY-30调控PI3K/AKT/mTOR通路促进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1 |
闫怡蕊、加尼沙亚·叶尔兰、蔡伟健、赵娅萍、秦子豪
|
刘馨莲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7 | 基于静电纺丝的三维纳米纤维膜支架制备及用于皮肤创面修复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10 |
闵锐、罗婷、朱晨、杨丹丹、白璋奇
|
张婷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8 | SETD2基因在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向思怡、胡宇婷、翟心怡、黄俊萍、伍邹银
|
龙妍竹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19 | CPT脂质体的制备与抗肿瘤活性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张佳谊、银灿、曹磊、李嘉瑶、罗未
|
郑雅鑫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0 | 雅安藏茶提取物下调PXR/P-gp通路提高肝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6 |
丁诗言、曾佳宇、彭琳、王忺、赵佳敏、陈媛、王林婷
|
何浪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1 | 纳米酶介导的纸基微流控可视化传感阵列用于生物碱的便携式区分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朱思璇、廖艺林、赖仙云、刘珂钰、陈敏
|
刘晓雪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2 | 藏茶水提物改善糖脂代谢的机制初探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张蓝月、黄鑫、黄明玥、高瑞、易凤、熊宇涛
|
郝军莉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3 | 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的可视化和定量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10 |
谭文涛、李欣怡、易紫萱
|
王频佳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4 | 基于民族志方法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健康信息获取行为路径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204 |
祝洋婕、阳小柔、谢添、王品绪、冷玲、唐含雪、朱红如、王曼琳
|
赵寒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5 | 松菊果苷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铁死亡抑制作用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胡茗瑞、雷骐玮、陈洪磊、胡涛、王静怡
|
尹小菲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8 | 基于TNF信号通路探讨miR-132-3p抗口腔鳞癌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10 |
龚玉平、蒲诗琪、周意川、李嘉琪、卢琳均、沈千会、张雨馨、邱莉芸
|
李敏惠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29 | 基于NLRP3/GSDMD焦亡途径研究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10 |
刘一骏、郭芷妍、陈锐、蒋欣、殷木一
|
刘勇
|
成都医学院 | |
202413705030 | 基于HIF-1α/NLRP3通路研究miR-20b-5p过表达在肾缺血再灌注细胞焦亡损伤中的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1 |
徐艺娟、阎燃塬、谢林洁、陈亭廷、曾旸
|
杨曦
|
成都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