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410613009 | 基于VR试验的隧道内人员疏散行为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周瑞鹏、朱仝、周柏羊、郝梓烨
|
于丽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0 | 红层泥岩流态水泥固化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尧定、陈玉峰、阿卜杜萨拉木·霍吉麦尔、艾科热木江·艾地合木、张弛
|
王腾飞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1 | 基于RRR工法的高速铁路某组合式 加筋土挡土墙工点设计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漆浩轩、周欣杨、年晗宇、柯曼亲、李彦墨
|
袁胜洋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2 | 抽水蓄能电站防渗层改性沥青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1 |
胡晶堡、陈澄、胡卓豪、李宇凡
|
颜川奇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3 | 地下工程新型柔性装配式衬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邹家智、程蓬悦、邹远、郭钰、高靖奇
|
胡雄玉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4 | 矿山法施工隧道喷雾降尘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夏子涵、李思骢、牟佳祎、程佳锐、熊世涵
|
郭春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5 | 基于图像识别的桥上车流识别及预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韩俊杰、赵奎璋、徐睿杰、但秉羲、郑煜杰
|
余传锦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6 | 基于压电陶瓷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谢亚东、江浩东、王泽宁、张宏、甘杰
|
孙延国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7 | 钢波纹板-拱架组合初期支护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侯赛文、孙习文、金瑞琪
|
冯冀蒙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8 | 基于红外热成像快速识别技术的建筑饰面层脱落风险缺陷诊断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孙海宁、胡雪杨、孙钰婷、龙建尹、周瑞纳
|
许浒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19 | 大坡道地段有砟轨道纵向稳定性增强试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陈杰、刘小琳、王飞、林橄、殷俊
|
肖杰灵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0 | 颗粒形态的概率表征及其对铁路有砟道床 宏微观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蒋轩昂、卢定康、李航宇、周琳璨、周怡鑫
|
陈嵘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1 | 陡坡条件下桥梁桩基边坡推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郑浩、赵奔、陈鹏宇、尚进、许铭杰
|
冯君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2 | 复杂艰险山区地震波传播三维动态可视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赵智睿、王义杰、楼乾元、姜昊文、康泽清
|
刘钰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3 | 智领精准--智能靠尺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徐梓涵、熊笑若、杨子墨、于川博、朱嘉昌
|
邱彪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4 | 泥水盾构泥膜形成与生长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周蕊蕊、李陽、唐佳卫、郭雅慧、张金鹏
|
马龙祥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5 | 人行桥人致振动加载模式确定及舒适度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0 |
王娅、张思佳、肖景文
|
刘占辉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6 | 薄壁金属扩胀管耗能器力学特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4 |
程妍、高海若、杨卓、张煊锦
|
赵雷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7 | 智能识别并抓取的小车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4 |
梅玮骅、杨拓、刘心如、唐子琦
|
翟守才
|
西南交通大学 | |
S202410613028 | 列车转向架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14 |
林星羽、王想、马思语、李华良
|
张海柱
|
西南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