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410610313 | “化”说中国茶:地域文化视角下茶香与文化耦合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3 |
陈柳伊
|
胡余龙、周仁平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4 | 还原川大诗脉:川大旧体诗辑录与蜀中诗派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陈雯雯
|
戴莹莹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5 | 一蓑烟雨任平生——基于NeRF技术的苏轼人生轨迹虚拟场景智能交互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陈园
|
王兆鹏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6 | 数智时代我国少数民族短视频跨文化传播模式及优化路径研究:以TikTok平台“Z世代”用户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李心悦
|
杨恬、蒋红柳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7 | 诗苑尤话杏林事——医疗社会史视域下的宋代涉医诗辑录与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李馨
|
陶熠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8 | 乡村女性数据标注师的数字劳动研究——以西南地区为考察点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3 |
蔡宇杭
|
刘娜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19 | 共忘辛苦逐欣欢:宋代巴蜀游艺诗词辑录与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1 |
蓝茜钰
|
吕肖奂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0 | 不同技术干预手段对青年网络攻击性的影响研究——关于拟身链接在网络暴力防治上的社会善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3 |
蒋莹莹
|
徐沛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1 | 互鉴感通:跨文化共情传播视角下的非遗传播机制及优化路径探究——以成都国际社区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3 |
杨瑾
|
杨恬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2 | 川剧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502 |
宣玉涵
|
卢婕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3 | 核污染水排海背景之下公民的认知度调查——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3 |
梁宝榆
|
张维薇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4 | “篆记”——基于《说文解字》开发小篆学习微信小程序的尝试及其成效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钱昊
|
田国励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5 | “Her-story"in"History":历史洪流中的女性微声——AI虚实人物对话平台在近现代女刊史料中的新运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唐欣宇
|
周鼎、王建勇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6 | 成都平原先秦农业起源与发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方睿知
|
马永超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7 | 星火照“黔”路:红色文化为主的复合型文化发展路径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黎平县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209 |
滕宇阳
|
鲁力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8 | 数叙蓉城图话故里:虚拟交互场景下的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保护性开发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209 |
安怡霏
|
查建平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29 | 在今昔比照中发现未来:近代以来中医药文化在四川地区来华群体中的传播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靳佳一
|
鲁力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30 | 家门口的思想阵地: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红色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实证研究——以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和百个“学习强国”学习小站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5 |
刘倩
|
赵启军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31 | 四川省对美民间外交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抗战时期援华美军史料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2 |
严天悦
|
陈长宁
|
四川大学 | |
S202410610332 | 金属有机框架(MOFs)原位结构重整提高电催化分解水产氧效率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825 |
侯瑞瑶
|
孙登荣
|
四川大学 |